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。近年來,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迅猛,慢性病人群如慢性腎病、風濕病、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也在不斷攀升,使得骨質疏松帶來的危害更是日益嚴峻。有數據顯示:到2020年,中國人口患有骨質疏松癥或骨量減少的人數將高達2866萬,而到2050年,這一數字將達5333萬。
骨質疏松危害驚人 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定義: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結構破壞、導致骨脆性增加、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實際上,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威脅中國龐大老年人群健康的“隱形殺手”。除了60歲~70歲以上的老年人、絕經后婦女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之外,某些慢性病也日益成為骨質疏松高發的“重災區”。有研究顯示,慢性腎病、風濕性關節炎、糖尿病、腫瘤等慢性病患者常常伴有骨質疏松。
但是,骨質疏松帶來的嚴重危害問題仍被低估。據了解,從35歲起,人體的骨量就開始慢慢流失,但人們并不容易覺察,只有當流失嚴重到一定程度后,病人摔倒、彎腰撿東西,導致腕部、髖部和脊椎骨折發生時去看醫生才得以診斷。有數據顯示,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病人,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會明顯增加,50%的人在出現一次骨質疏松骨折后還會再遭受第二次骨折。值得注意的是,骨質疏松髖關節骨折后1年內,患者死于并發癥的比例高達20%,而存活者中約50%致殘,生活不能自理,生活質量明顯下降。
高危人群定期測量骨密度
目前骨質疏松最常用的診斷指標就是骨密度(BMD)測量。所謂骨密度就是單位面積或體積的骨量,也就是骨質的稀疏程度。骨密度的測量常用的是雙能X線骨密度儀,通常用T-Score(T值)表示。一般來說,-1﹤T值﹤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;-2.5﹤T值﹤-1表示骨量少、骨質流失;T值﹤-2.5表示骨質疏松癥;T值﹤-2.5并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癥骨質疏松。
運動和曬太陽是預防的重要手段
值得強調的是骨質疏松癥是可防可治的,盡早預防可以避免骨質疏松及其骨折。即使發生過骨折,只要采用適當合理的治療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風險。
適量運動
要做到科學防治骨質疏松癥,運動比單純補鈣更重要。臨床研究表明,單純補鈣既不明顯增加骨密度,也不能改善骨質量。而經常運動者使骨骼承受的應力增加,同時增加肌肉的力量,有利于骨骼的生長,常??色@得較高的骨峰值量和較好的骨質量。運動量要符合個人實際情況。對于整天坐辦公室的人來說,哪怕能堅持每天多走一段路、多爬一次樓,對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。
多曬太陽
經常曬太陽對防治骨質疏松癥是非常必要的。曬太陽及室外活動既有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,又有預防骨質疏松癥發生的作用。尤其是對老年人、兒童及妊娠期、哺乳期、絕經后婦女來說,是非常必要的。
曬太陽實際是在戶外活動時,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。紫外線的照射可使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,而維生素D是骨骼代謝中必不可少的物質,可以促進鈣在腸道中吸收,從而使攝入的鈣更有效地吸收,有利于骨鈣的沉積。所以,人們每天平均應有30分鐘的光照時間,以保證生成適量的維生素D。
戒除煙酒
吸煙和飲酒均可影響鈣和維生素D的代謝,影響骨細胞的代謝及骨峰的形成;過量的咖啡因可增加尿鈣排泄、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;碳酸飲料可阻止鈣吸收;過多的鹽以及蛋白質過量亦會增加鈣流失。故生活中應盡量戒煙、限酒,減少咖啡、濃茶、碳酸飲料的攝入量,避免上述不良習慣。
營養補充
當體內的鈣丟失量多于攝入量時,骨骼就會脫鈣,從而產生或加重骨質疏松癥。有效的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,健康營養的飲食是必不可少的,平素應食用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。
藥物治療
骨質疏松的治療絕不是自己曬曬太陽、吃吃鈣片這么簡單的,對于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,治療對策和方案是不同的,需要醫生根據骨質疏松程度進行專業的治療。